项目展示

跆拳道赛事级别

2025-07-30

一、国际赛事级别体系(WT体系)

1. 奥运会跆拳道赛事

  • 级别设置:男女各4个重量级
  • 男子:58kg以下级、68kg以下级、80kg以下级、80kg以上级
  • 女子:49kg以下级、57kg以下级、67kg以下级、67kg以上级
  • 赛制:单淘汰制,铜牌通过次级比赛决出
  • 2. 世界跆拳道锦标赛

  • 男女各分8个传统重量级,涵盖范围更细(如男子-54kg至+87kg,女子-44kg至+73kg)
  • 3. 世界跆拳道大奖赛

  • G2-G4级别赛事(奥运积分赛),总决赛前4名可获“国际级运动健将”称号
  • 2022年新增规则:
  • 最佳三回合制:每回合独立计分,先赢两回合者胜(类似“三盘两胜”)
  • 即时录像回放:允许对头部击打未得分提出申诉
  • 二、国内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(2025年起实施)

    根据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,中国跆拳道运动员等级分为五级,需满足赛事名次及小项要求:

    | 等级 | 授予条件(满足任一) |

    ||-|

    跆拳道赛事级别

    | 国际级运动健将 | 奥运会/世锦赛前8名、大奖赛总决赛前4名、世界杯团体前4名 |

    | 运动健将 | 大奖赛总决赛5-8名、亚运会/亚锦赛前4名、全运会前8名、全国锦标系列赛总成绩前4名 |

    | 一级运动员 | 全国锦标系列赛5-8名、全国青年锦标赛(甲组)2-4名、省级锦标赛冠军 |

    | 二级运动员 | 省级锦标赛2-4名 |

    | 三级运动员 | 省级锦标赛5-8名 |

  • 可授级小项需符合指定体重级别(如男子-58kg级、女子-49kg级等)
  • 比赛需至少9人参赛方可授级
  • 三、青少年与特殊赛事级别

    1. WT少年组新规(2022年)

  • 身高量级:针对12-14岁选手,结合身高与BMI划定(如男子1.69-1.72米级需≤61kg)以减少减重风险
  • 赛制革新:分差达12分提前结束回合(半决赛/决赛除外)
  • 2. 残障跆拳道赛事

  • 竞技品势两大项目,按身体功能障碍分级(如肢体残疾、视力障碍等)
  • 世界跆拳道主席杯:设常规赛与残障赛,为G3级奥运积分赛
  • 四、段位晋升体系

    段位考核是技术等级的核心,分WTF(世界跆拳道联盟)与中国跆协(CTA)两套标准:

    1. WTF段位年龄与年限

    | 段位 | 必修品势 | 晋升年限 | 最低年龄 |

    |--|-|-|-|

    全讯担保网

    | 1段 | 高丽 | 1年 | 16岁 |

    | 4段 | 平原 | 3年 | 18岁 |

    | 7段 | 汉水 | 6年 | 43岁 |

    9-10段需重大贡献且年龄≥60岁

    2. 中国跆协段位考试内容

  • 品位(16岁以下)升至段位(黑带),考核涵盖:
  • 理论(选择题+论述)、基本技术(步法组合)
  • 品势(如高丽/金刚/太白)、实战模拟特技击破
  • 晋升限制:四品满18岁转四段,五段需满25岁且四段满4年
  • 跆拳道赛事级别以体重/身高分级为基础,结合国际-国内赛事层级运动员技术水平年龄与段位体系构建完整框架。近年来规则持续优化(如三回合制、青少年身高分级),旨在提升公平性与观赏性。具体赛事级别需以主办方竞赛规程为准。